第125章 你这分明强盗逻辑!

  有了造纸术,秦国培养人才方面,将得到质的提升!
  嬴驷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就别提多美了。
  与此同时,系统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
  【请宿主再接再厉,将惠施的好感度提升为:奉为知己!】
  【奖励:辣椒种子(10斤)!】
  辣椒?
  太好了!
  今后可以吃辣了!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茱萸这样有点辣味的东西,可是和辣椒相比,还是逊色了那么一丢丢。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后世人,嬴驷对于辣椒,那是相当喜爱。
  没有辣椒,食物也为之失色不少。
  如今有了重获辣椒的希望,怎能让人不为之欢呼。
  为之雀跃?
  另一边。
  惠施听到公孙衍的遭遇之后,也是感到颇为惋惜。
  不过,语气中还是对魏王抱有一丝希望。
  想要替他辩解一番。
  “犀首之能在下早有耳闻。”
  “不过,朱玉蒙尘只是暂时的,并非长久。”
  “王上他早晚有一日能发现犀首大才,委以重任。”
  轻笑一声,嬴驷微微摇头。
  “魏王就算有心,恐怕也无力。”
  “此事怕是难以做到了。”
  “为何?”惠施有些不大明白。
  嬴驷往秦国方向看了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犀首已经转投秦国,为秦君重用。”
  “拜为百车长,封爵:大夫!”
  “哎…”叹了口气,惠施低头呢喃:“那可真是可惜了。”
  惠施这话也不知说的魏国,还是公孙衍。
  亦或是,他自己。
  “犀首在魏不过假将,到秦被重用拜为百车长,更是封为大夫,才华得以施展。”
  “何来可惜?”嬴驷眯眼反问惠施。
  惠施只是轻轻摇头,没有多说。
  他不说,嬴驷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国为君重,士为知己。”
  “君以国士待之,士自然以国士相报。”
  “秦魏两国国君用人,可见一斑。”
  “此为国君之论。”
  君王如何已有定论,嬴驷也没再纠缠,直接开始下一个话题。
  “秦魏之别,再说将帅。”
  “国有猛士,披甲执锐,为国浴血奋战!”
  “甲士之首,在于领兵之将。”
  “不可否认,上将军庞涓身为鬼谷弟子,能征善战。”
  “兼之魏武卒骁勇,列国为之忌惮!”
  被压制了这么久,又说了这么久魏国的不足,这小子总算是肯说一说魏国强盛的地方。
  还算公正。
  然而,嬴驷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将他的庆幸击回了谷底。
  “然而,上将军虽然能征善战,比起秦军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譬如:骊山之战!”
  (庞涓:小王八犊子,你再提,你再提!)
  “当年,河西大战魏国战败,公输痤被擒。”
  “上将军以两万骑兵想要偷袭,救回公输痤。”
  “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本以为秦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断然无法及时出兵。”
  “就算是出兵,也无将可用。”
  对于骊山之战,惠施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魏武卒大败,公输痤被俘。
  扣押于骊山大营。
  庞涓想要救出老公输,亲自领兵前去。
  嬴驷语气中带着自豪,脑海中不禁想起了那个于危难之中,托起了秦国重任。
  那个杀伐果断,将令一下九死不悔,又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公伯!
  “然,却被秦国上将军赢虔迎头一击!”
  魏有庞涓,秦有赢虔。
  赢虔,作为秦国先君嬴师隰的庶长子。
  断指之虎,骁勇异常!
  “骊山大败,庞涓丢盔弃甲而逃。”
  “由此可见,秦魏将帅,还是有些差距的。”
  惠施听到这话,再次叹了口气。
  当年吴起创建魏武卒时,纵横无敌。
  使得大魏成为一方霸主。
  然,时过境迁,到如今却败于秦军。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惠施心中,挫败感顿时油然而生。
  【你的话说服了惠施,好感度+10!】
  “不可否认,河西之战魏国是败了,可是大魏国本尚在,实力尚在。”
  “总体实力,还是远在秦国之上。”
  “卷土重来,早晚的事。”
  “一场河西之战,并不能说明什么。”
  似乎被嬴驷说的狠了,惠施并不甘心魏国如此被贬低。
  仍旧不遗余力为魏国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惠子说卷土重来,”眉头紧蹙,嬴驷直视惠施:“好一个强盗逻辑!”
  惠施脸色微沉,回怼嬴驷。
  “河西本就是秦魏争夺之地,百年来你争我夺,有能者居之。”
  “何来强盗逻辑?”
  “老夫愚昧,还请林子解惑。”
  听到这话,嬴驷似乎很是生气,有些郁结难平。
  “你争我夺,百年之间你争我夺!”
  “惠子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原本天子赐予秦人的土地,归结成了你争我夺的地方。”
  “真不知惠子一向德高望重,怎会说出这等话来!”
  两眼瞪得老大,惠施眨眨眼回头细想。
  这才发现,自己失了分寸。
  言语中,亦是失了公允。
  心中,也有些懊悔。
  自己…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河西之地,原本就是秦国的,还是当年天子赐予秦国的。
  魏国硬要争夺,那可不是强盗行径吗?
  轻咳一声,惠施没有继续说下去。
  换了话题。
  “不可否认,秦君是贤明了些,公子虔是善战了些。”
  “可是强国不在于此,而在民富。”
  “而在府库是否充盈。”
  “这一点上,秦魏差距还是挺大的。”
  话题虽然换了,可是惠施的话却没那么硬气。
  疲软不少。
  嗤笑一声,嬴驷连连摇头。
  “国有君王不能知人善任,国有强兵却不能取胜,惠子强国之论,恕在下不敢苟同。”
  你小子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老夫留呀!
  配合一下,说一句魏国好能死?
  惠施被嬴驷毫不留情回怼,当即闹了个大红脸。
  面露尴尬。
  惠施尴尬,嬴驷可不尴尬。
  反而更来了精神!
  “方才惠子说魏国民富,府库充盈。”
  “我看不然。”
  嬴驷毒舌再次开动,惊的惠施头皮发麻。
  这小子,又来了!
  “魏王常说:治国尽心竭力。”
  “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在下所知,当年河西灾荒,魏王移民河东,河东灾荒,魏王又移民河西。”
  “国民并不见增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