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入局

  倚月楼,四楼。
  四楼只有四个包厢,名为春,夏,秋,冬——他们所在,便是秋阁。
  黑衣女子将周穆两人带到后,就静立在一旁,微微低首。
  屋内,三人看着他。
  洛瑜正襟危坐,坐在圆桌旁,他的身边有两人站着,其中一人周穆见过。
  鹤发童颜,面色红润,手中拿着个拂尘的老者——申老。
  他此刻一脸笑意,却没有开口。
  另一人面白无须,身材瘦长,透着一股阴柔,应是宦官。
  他仿佛是个“面瘫”,只能看到眼中的冷漠——太子亲信,施小行。
  周穆与田妩儿见有外人在,先行了拱手礼:“见过太子殿下。”
  “子羡,田山主,快快请坐……”洛瑜热情招呼,并不拘泥于自己的身份。
  许是太久未见,也有些生分了——在绵州,他可是一口一个周兄弟。
  亲近之意仍有,豪爽之性却无。
  周穆没有客气,拉着田妩儿坐下,等待洛瑜这个主人家发话。
  “幽兰,斟茶!”洛瑜没有着急切入正题,而是悠悠闲闲地。
  幽兰,与兰幽正好相反。
  黑衣女子便是幽兰,她自小被天家收养,学礼仪,练武艺……
  后来,她成了太子的护卫。
  幽兰给周穆二人上了茶,周穆并未在意,他只在意洛瑜的目的。
  洛瑜深夜“召见”,他们的清闲日子恐怕是要到头了。
  “这是宫廷特供的茶,名为九霄之上。”洛瑜浅浅一抿,笑着解释。
  周穆喝了一口,确实比寻常茶叶要香——但其他的,他就喝不出来了。
  他不懂茶,田妩儿这个好酒之人自然也没有太大感触,一般般罢了。
  洛瑜如何看不出来两人心思,感觉有些好笑——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九霄之上非同一般,但于洛瑜来说,也只是身外之物。
  他更看重的是周穆,他这个人。
  去年于绵州小小夜谈,他的眼界被周穆拓得很宽,也学到了很多。
  从谋略,到舆论,治理,“金融”——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天下才子何其多,最开始的时候他也只是将周穆视之寻常。
  后来发现他能文能武,再发现了他的周家发展迅速,再发现他博古通今……
  当今天下,无一人可比得上周穆——周穆之于他,犹如孔明之于刘备。
  不然,他也不会亲自前来。
  他可是堂堂大燕的太子,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入得了他的眼。
  “尝尝这里的菜吧。”洛瑜并未多想,笑着道,“倚月楼的膳食比不得宫里,但也算圣都一绝了。”
  当今圣人好口腹之欲,民间几乎所有有能耐的厨子都进宫掌勺了。
  而民间的大厨,太少了。
  洛瑜挑了一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当然,比不得花间醉。”
  花间醉,是周穆梦中文化的沉淀——最主要的是,外面没有辣椒。
  因为辣椒,花间醉无可替代。
  田妩儿闻言莞尔,没有什么比别人认可她的认可更让人高兴的了。
  酒,她只喝天仙醉;饭,她也更爱吃花间醉的特色。
  周穆摇头,他可不会小觑了古人的智慧:“各有所长,我尝尝……”
  周穆也挑了一筷子“煮肉”入口,口感爽滑,很有味道:“果然不错!”
  有外人在场,田妩儿吃得很斯文,筷子几乎不动,动的时候还只夹一小块。
  并非拘谨,而是不熟——她不喜欢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暴露给他人。
  这个他人,不包括周穆,红月,绿琦,紫藤,娄风……
  “北塞那边,辽庭又有异动……今年,恐怕又不平静。”洛瑜身为太子,闲聊也有意无意地将话题扯到天下。
  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是每一个有志帝王都需要忧虑的内容。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帝王的肩上,有时肩负着沉重的胆子。
  然而,当今圣人并没有这种意识。
  周穆“梦醒”久了,对天下也有所了解,对某些人看得一清二楚。
  燕朝的衰败,离不了这位毫无作为,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圣人。
  当今圣人昏庸,唯一的优点——不是个暴君,不会滥杀“无辜”。
  仅此而已。
  周穆细嚼慢咽,时不时与洛瑜搭话:“辽庭地处偏寒,物资匮乏……如今他们南下侵扰轻车熟路,只怕会年年往复。”
  北塞的边线很长,燕朝有且只有一个大将军,其余地方的诸将很难顾全。
  便是“威名赫赫”的征北将军安长衫,也在辽庭面前败多胜少。
  至于其他将军,未战先逃者,比比皆是——这也是大燕的乱象之一。
  只要这些将军能保“腹地”不被侵扰,能收回“失地”,一律无责。
  圣人已然接受了辽庭的南下,只要他们不“过分”,不打到腹地来,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
  可怜了远北域的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到秋天就担惊受怕。
  所以远北域,很是荒凉。
  洛瑜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他叹气道:“可惜,我大燕只有一个大将军……”
  周穆与田妩儿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显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田妩儿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再次低头——干饭,这事与她何干?
  “是啊,可惜了。”周穆很惋惜,他的理解与洛瑜不同。
  大将军唐瑾,燕朝本来还可以有王瑾,李瑾,张瑾的……
  只是圣人,他只容得下一个大将军。
  征北将军安长衫之所以败多胜少,与朝廷方面的猜忌不无关系。
  除了大将军的唐家军,其他四征四镇的军中都有监军,还不止一人。
  监军从何而来?
  兵部委派一人任左监军,悬剑司派遣一人任右监军。
  而将军之令,需过监军“审批”,导致了很多将军令行不便。
  步步掣肘,最为致命——尤其是在战场上,贻误了战机,孙子也难挽回颓势。
  但圣人不在乎。
  圣都内可见歌舞升平,朝堂上尽颂“丰功伟绩”,他真的不在乎。
  任他东南西北风,他自岿然不动。
  “……”
  “子羡,后面有何打算?”洛瑜聊着聊着,总算回到了主题。
  周穆既然来“帮”他了——那么,有些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是的,“帮”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