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54 直播青龙战斗机

  机甲的高度和重量应根据其作战环境、任务需求以及技术限制来决定。
  在不同的环境中,机甲的设计可能会有所差异。
  城市或室内环境:如果机甲主要用于城市或室内环境,那么它可能需要更小巧、灵活。
  高度可能在3到5米之间,重量在10到20吨左右。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机甲更容易在狭窄的空间中移动,并能够穿过门户和楼梯。
  野外或山地环境:如果机甲主要用于野外或山地环境,则可能需要更高大、更坚固的设计。
  高度可能在8到12米之间,重量可能在20到40吨之间。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越野能力。
  水下环境:如果机甲需要在水下工作,则需要特殊的设计来适应水压和水流。
  高度和重量可能会因为水下环境的特殊性而变得更小,以方便在水中移动。
  太空环境:如果机甲需要在太空中操作,则需要考虑失重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机甲的高度和重量可能会更加自由,但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保护机甲内部的人员免受辐射和极端温度的影响。
  造型方面机甲的造型可以是人形、兽形、流线型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进行设计。
  为了至高与无限(′?`) 战斗机甲可能会有翅膀和喷射器。
  而工程机甲可能会有大型工具和手臂。
  布一楠制造的这架机甲造型就是经典人形。
  外壳采用除了采用钛合金外,部分重点护板区域采用的是镍钛合金。
  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发现2200万亿吨的各色金属,其中地下290公里处存在着一团致密的金属块,质量达到了两千两百万亿吨。
  钛和镍组成的镍钛合金是记忆金属。
  这类合金的特点是能够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
  它的伸缩率在20%以上,疲劳寿命达到10^7次,阻尼特性比普通的弹簧高10倍,耐腐蚀性优于目前最好的医用不锈钢。
  除了独特的形状记忆功能外,镍钛合金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高阻尼和超弹性等优异特点。
  这台机甲高度4米5,重量只有8吨,弹载量14吨。
  除了外壳采用的镍钛合金本身质量较轻外,内里传感器采用的是高强度碳纤维。
  雷达和探测器配置也采用了最新的纳米技术。
  还有反重力装置等等。
  机甲配装的近战武器有机甲斧,一斧头一个小朋友的那种。
  远程武器则有航炮、火箭炮、激光炮,另外还有四枚追踪导弹。
  整体机甲颜色呈现银灰色,中间驾驶舱部位有国旗标,背后弹药箱上面是宇宙军标识。
  在弹药箱后是发射架可以做机甲的辅助支撑又可以单独拆卸做导弹发射架。
  机甲左臂是机甲斧,双边开刃。
  右肩头上挂载激光炮和航炮的转轮,右臂上是一面合金盾。
  这台机甲,布一楠打算亲自操控,不过不上机而是在虚拟舱中遥控操作。
  晚上,布一楠在原初的辅助下直接驾驶机甲从研究基地飞往了西部边境在一处军用机场降落。
  另外两架反重力战斗机试验机也将在次日凌晨到达这里。
  …………(n??w??)?--*?……
  李冰接到上级的直播任务后都有点不敢相信。
  龙华国即将装配的新式战机是采用反重力推进器?!!
  科幻电影的桥段已经在现实上演?!!
  她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龙华国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不过一想到近一年国家的变化,她又觉着这似乎也没什么!
  在城市繁华的主干道能看到炫酷的3d广告。
  过去满大街用各种奇葩造型找信号的人,如今都换成了智能手机。
  地下室里也有信号的那种……
  指纹识别似乎都不算先进。
  还有造福社会的脑机系统,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超级义肢。
  因为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实在广阔,她的一个同学都下海去开公司。
  说是想要制造出科幻电影里的那种虚拟游戏,还说已经拉到了不少投资人。
  当新一天来临时候,很多人打开午间新闻却发现今天的新闻居然是一场直播。
  “各种观众中午好,我只是央视记者李冰。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守护着我们,在雪域边关、在大漠高原、在高山海岛……那里天气恶劣、人迹罕至。那里是他们的岗位,他们在那里守护着万家灯火守护着我们的祥和与平安,他们就是龙华国的军人!!
  “今天是八月一日建军节,在这里我们向龙华国全体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祝福,向离退休老同志、转业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和烈军属致以节日的慰问!而今天,我站在这里,是因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青龙首飞的日子!”
  随着话音落下,摄像机的镜头切到了旁边的战斗机之上,只是战斗机一入镜,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呆住了。
  只见一架外形超级炫酷,仿佛是从科幻电影中穿越到这个世界的黑金色战斗机正在缓缓的垂直升空。
  没有一点噪音发出。
  流线型的机身设计,丝毫看不到一点拼接的痕迹。
  就在观众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战斗机居然在半空中垂直着调转了机身。
  人们看到了机身后面也没有冒着火光的发动机尾焰,整个机身上除了挂着武器设备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冒火。
  所以这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然后下一瞬间,战斗机直接冲向云霄,留下了一个酷炫的背影。
  李冰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架战斗机就是我国第一代反重力战斗机q-14!”
  “我草!反重力?!!”
  “反重力战斗机?!”
  每一个看到这画面的人都在听到记者的话后又重复着这句话。
  反重力?!!
  镜头中,那个影子在天空中各种盘旋,灵活的身形就像一只海燕。
  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完全没有平日里人们看到的喷气式飞机那样直来直去,大转弯的翻转掉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