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彩蛋章

  本书写到目前为止,书中时间已过去十四年。
  魏国的官职较历史上已有很大变动。
  这章作为彩蛋,专门整理一下。
  有的是之前书中内容提到的,有的是凭空加的,算是打个补丁。
  这样便于读者们理解。
  截止到正始二年,七月。
  皇帝:曹芳
  上公:
  太傅:满宠(加大都督,督扬州、豫州和兖州的部分郡)
  大将军:夏侯献(督中外诸军事,加侍中,录尚书事)
  三公:
  太尉:司马懿(加侍中,录尚书事)
  司徒:卫臻(加侍中)
  司空:王凌(加侍中,录尚书事)
  二品将军:
  骠骑将军:张合(开府仪同三司)
  车骑将军:赵俨(开府仪同三司)
  卫将军:秦朗(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督司隶,掌皇城禁军)
  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暂无。
  四征、四镇将军:
  征北将军:暂无
  镇北将军:毋丘俭(督幽、并、平三州。)
  征东将军:胡质(督青、徐二州)
  镇东将军:郭淮(扬州刺史)
  征西将军:暂无
  镇西将军:夏侯楙(督雍凉二州)
  征南将军:暂无
  镇南将军:夏侯儒(督荆、豫二州)
  二品文官(九卿):
  卫尉:辛毗
  太常:羊耽
  太仆:令狐愚
  廷尉:高柔
  宗正:曹宇
  少府:王肃
  光禄勋:崔林
  大司农:桓范
  大鸿胪:王观
  三品将军:
  领军将军:曹爽(掌五校、武卫营、骁骑营)
  护军将军:蒋济(掌中垒营、中坚营、游击营)——历史上司马懿带中军出征带的基本都是这几个营,这算是司马懿基本盘。
  然后曹爽就把蒋济明升暗降,升为太尉,从而让蒋济失去兵权,进一步限制司马懿。
  但后来曹爽为了伐蜀,要提拔夏侯玄为征西将军,不得不跟司马懿做利益交换,把中护军交给司马师。
  因为雍凉几乎都是司马懿的人,司马懿在那里待了将近十年。
  伐蜀失败后,曹爽索性毁掉中坚、中垒二营,把军队交给他的弟弟掌管,司马师也因为张春华的离世不得不守孝。
  自此,司马懿彻底失去主动权,只能称病不朝。
  无论是把司马懿升为太傅,还是毁营夺权,计谋基本都出自丁谧。
  丁谧的计谋都很毒辣,刀刀入肉,司马懿在曹爽党羽中最痛恨的就是丁谧。
  ......
  安北将军:程喜(并州刺史)
  安南将军:暂无
  安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
  安东将军:王昶(徐州刺史)
  平北将军:诸葛诞(平州刺史)
  平南将军:司马昭(襄阳太守)
  平西将军:张瑍(凉州刺史)
  平东将军:张虎,大都督满宠麾下将。
  前将军:文钦(城门校尉)
  后将军:胡遵(豫州刺史)
  左将军:张富(张鲁之子,燕王宇的大舅哥)
  右将军:夏侯霸(雍凉都督麾下将)
  龙骧将军:乐綝(扬州刺史)
  其他诸三品杂号将军,例如征虏、征蜀、镇军、镇护、安众、安夷、安远、平寇、平虏、辅国等不再对号入座。
  三品文官(挑重点说):
  中书省——掌管机要,草拟诏书。
  中书令:王基(加侍中)
  中书监:韦诞(加侍中)
  尚书省——综合处理全国政务
  尚书令:裴潜
  尚书左仆射:卢毓
  尚书右仆射:司马孚
  侍中省——有奏事权,侍奉皇帝起居,主管殿内门下诸事(多为加官)
  散骑省——职能与侍中类似,但基本作为黄埔军校来用,几乎没有实权,后期也多为加官。
  这里要说一下,由于出现小皇帝未能亲政的情况,所以无论是中书还是侍中、散骑,都无形中失去了应有的权力。
  这个阶段,尚书省实际上为魏国真正的宰府机构,而拥有录尚书事的几人,权力无限接近于丞相。
  河南尹:杜恕(加侍中)
  司隶校尉:徐邈
  雍州刺史:邓艾
  凉州刺史:张瑍
  兖州刺史:夏侯威
  豫州刺史:胡遵
  扬州刺史:郭淮
  荆州刺史:乐綝
  冀州牧:吕昭
  并州刺史:程喜
  青州刺史:邹岐
  徐州刺史:王昶
  幽州刺史:田豫
  平州刺史:诸葛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