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西夏有危机(上)

  “今日你们是输了,但你们又没有输以后,好好练你们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他们只不过比你们起步早一点而已。
  早先的他们底子比你们还差。你们要相信自己。”
  卢俊义说完这些话之后退到了后面。
  种师道走上前开口。
  “今日你们见识到了别人的强悍,你们以后要更加努力。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这种心态,不能因为对手比你们强大而气妥,更不能自暴自弃。
  跟着卢都指挥使好好学习、作战。
  本帅看好你们……”
  “我们听大帅的……”十万种家军大喊。
  …………
  月儿高挂,月华如水,洒在了青涧城,给青涧城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
  种师道、种师中、卢俊义、乔道清、孙安、武松、花荣……齐聚一堂。
  明日他们就要各奔东西了,他们今晚在一起小聚一晚。
  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诸位,本帅盼望你们凯旋归来……”种师道端起酒杯对众人说道:\\\"本帅先干为敬。\\\"
  他说完之后一饮而尽。
  “谢大帅……我们也祝愿大帅早日平定叛乱,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卢俊义也是端起酒杯说道。
  “让我们满饮这一杯酒。\\\"
  “请……”
  大战前夕……众人不敢喝太多的酒,他们喝了几杯就散了。
  卢俊义随众人走到门口的时候,种师道喊住了他。
  \\\"卢都指挥使,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大帅有话不妨直言,在下定当洗耳恭听......\\\"
  “卢都指挥使太客气了……
  你这次借道征辽,路途遥远,你千万要小心......
  卢都指挥使对李乾顺要保持戒备之心,他可是一位阴险毒辣的主。
  李乾顺即位早期,他母亲梁后与他舅舅梁乙逋依仗梁氏家族“一门二后”的威势,对内扩大母党势力,牢固地控制朝政大权。
  对李秉常旧时亲信和老臣,想方设法陷害、打击排挤。
  西夏让他们搞的乌烟瘴气,为了缓和矛盾,效法前朝,仍推行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对我大宋连年用兵,以转移西夏国内危机。
  从大安十一年到永安二年的十三年时间内,西夏对我大宋发动的大小战事多达五十余次。
  我大宋当然不是软柿子,任由他们拿捏。
  我大宋对西夏发起了反攻,打的西夏差点灭国。
  李乾顺为了夺回政权,伙同辽国毒死了自己的母后。
  他让辽国出面斡旋,让人来我大宋为西夏讲情。
  为了显示他的诚意,李乾顺又处死曾为他母后策划扰宋边境的嵬保没、结讹遇二人。
  并遣使向我大宋上谢罪表,我大宋才答应与西夏议和,恢复“岁赐”。
  卢俊义听完,皱紧了眉头。
  很明显,这个西夏王脚踩两只船。
  “谢谢大帅的提醒。
  李乾顺他借道给下官,下官自然不会对他不利,如果他不借道,下官不介意在他的西夏闹个天翻地覆。\\\"
  种师道听完眉头一皱。
  \\\"西夏在辽国和大宋的夹缝中存活百年,它也是有底蕴的。西夏的铁鹞子可是天下闻名的。
  虽然李乾顺阴险毒辣,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实力和手段。
  卢都指挥使切莫轻敌。\\\"
  “下官知道……下官知道大帅和西夏征战几十年,对于他们的了解肯定胜过下官许多。
  不过下官也是有底牌的……”
  “卢都指挥使说的是你的神威将军和火绳枪?
  神威将军让童枢密相公拿走了,剩下的火绳枪西夏人已经见识过,下次他们会有防备的。”
  “容下官给大帅卖个关子……下官的好东西可不止这两样。”
  “好吧……卢都指挥使不说我也不勉强,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小心一点……”
  “下官会的……大帅,夜深了,您早点休息。”
  “好……我送你出去……”
  “别……我自己走,大帅留步。”
  …………
  第二日,卢俊义和种师道分兵两路,卢俊义继续带兵北上。
  种师道带兵南归,卢俊义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把刘壮、李露带头的二百人给了种师道。
  …………
  卢俊义带兵行走在荒原上,这里是宋、辽、西夏三国交界之地。
  宋、辽、西夏边境线大的战事没有,小的摩擦不断。
  导致这里十室九空,田地荒芜。
  卢俊义乔道清并马而行。
  “卢都指挥使……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没打算……到了仪州再说。”
  “就知道拿假话骗贫道,时迁统制去了哪里?马灵去了哪里?
  你不要跟我说他们只是在前面探路。”
  “时大哥真的是去探路了,马灵你知道,以他的速度,经常会超出我们一二百里。”
  “好吧……你现在说假话脸不红心不跳.....
  后面那个小姑娘是怎么回事?跟了我们一路了。\\\"
  “扈三娘现在是我手下的偏将,跟着我们,这不正常?”
  “当然不正常,军中有女将仇琼英、顾大嫂,他不去找她们,跟着我们算什么?”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们在行军,又不是在家里。”
  “好吧……就当贫道没说。”
  …………
  兴庆府西夏大殿里。
  李乾顺满面怒容坐在御座上。
  大殿里文武百官也是气愤填膺。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李乾顺手里拿着一封国书,口中不停的念叨着。
  李乾顺手中国书是赵佶让人写的。
  国书开头客气了两句,后面长篇大论都是铺垫,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借道。
  赵佶在国书中承诺 ,如果李乾顺同意借道征辽,大宋给西夏的岁赐翻倍。
  “陛下……赵佶好大喜功,一心想收回燕云十六州。
  这一次大宋分兵两路征辽,我们可以趁虚而入,打大宋一个措手不及。”
  李乾顺看一眼说话的李隐。
  “爱卿想的太简单了,别人都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还有能力去抢别人?”
  “陛下……种师道被童贯调离了青涧城,我们应该趁机占领青涧城......\\\"
  李隐想的真美。
  “不行……卢俊义是一位杀神,他已经到了仪州……”
  “陛下……他卢俊义又没有长三头六臂,有什么好怕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